信息编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 杨倩时间:2024-03-18 14:50:4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五年来,我院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际,重温3.18讲话,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学院不断发展,围绕中心工作,融推学科发展,打造思想育人阵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科研获奖、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取得新成绩。
一、完善思政课体制机制建设,多维度搭建育人平台
学院建立党委书记、院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党委书记、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学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开现场办公会至少2次,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学院党委书记每学期给学生讲授 4 个课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给学生讲授2 个课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学院党委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议,统筹研究学院思政教学工作。走进班级参加学生班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抓思政部教学,每学年都能深入基层教学部门了解教学,研究教法,督导检查,解决问题。
学院树立“大思政”的理念和工作机制,把原基础部整合并入思政部。其它课程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形成了全员育人、全院育人的氛围。
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思政部具体实施”的管理机制。各学院系设立了系书记、学管主任、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机制。全面形成了领导重视、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政策和措施,共求实效的思政德育教育结构与工作格局。
学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明确学院各部门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确立“大思政”格局,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真正把学生培养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化课程改革,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
1、学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支部、进头脑专题教学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学院将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高度重视。为此,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牵头的专题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2、深入开展专题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重新整合教材,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心理需求以及专题教学指南设置专题,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人文精神引导。
3、授课中采用多种授课方法,总结出以专题教学为主多种授课方法并举的授课模式。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学生模拟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并在教学中推广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方式方法,实行讲授法、事实论证与看录像相结合,讲授与启发学生漫谈相结合,讲授与观看教学录像片并结合讨论,讲授、学生讨论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等教学形式。
4、深化考试方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大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权重,从而使学生的成绩更能反映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水平。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制定新的实践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实践报告和社会调查做到规范管理和评定并纳入总成绩。